這本書,跟『人體使用手冊』,互為體用。『人體使用手冊』為體,說理為主。『求醫不如求己』,應用為主。
這本書,簡單的說,就是中醫應用的入門。他從介紹經絡,穴位,然後以案例說明,這個經絡可以應用再哪一類的病狀,並提供一些日常保健的方法。
作者,也是中醫的門外漢,他的專長是武術,而且都是道家武術,所以從小就學習了道家導引養身之術。同時,也像我們所看的黃飛鴻的電影一樣,家傳武學,也家傳醫學。所以中醫算是家學。
這本型態也很特別,作者只寫『博客』,就成了主文。每一篇文章之後,也把跟網友的留言互動,也選一些出來當附文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不想買書,請上網,有全文而且還有更新的文章。那出書做啥?應觀眾要求!
《黃帝內經》中記載的治病工具,簡要的說有:「毒、藥、鑱、石、針、艾」。
古人的治病次序和現在的人不同,認為用藥是最後一步考慮的。他們大部分先考慮到,如果可以用石頭摩娑一身體、針刺激一下穴道等,能治好了就不必服藥。因此有「一砭、二針、三灸、四用藥」的說法流傳下來。
這本書就是以這樣的順序為中心在介紹。
總之,這是一本臨床心得,不管是對中醫想入門,日常想保養,他都做了一些說明,看一看,自己按一按,或是拔拔罐。
中醫講究的是『上工治未病』,目標是不生病,跟西醫的目標『生病殺死你』,方向目標是好相。所以中醫的病,只有大分類,小症狀,以不病為目標。而西醫的病,層出不窮,不斷的『發現』(發明?)新的病,然後告訴你,這個病無法治癒,要長期吃藥控制。那些在喊著虧損的醫院,健保局,有人要回過頭去看看,去分析一下用藥,或花費的最大宗,最大量是什麼嗎?分析出來,做更好的處置,不就馬上可以節省很多經費?病人說不定也可以有更好的生活!
如果萬事都講究科學,那為什麼西醫會常常出現無法說明的奇蹟?腦死會活,植物人會醒,無法治療的癌症會好?感冒治了比不去管他還難好?
科學也是一門信仰,面對西醫砍砍殺殺的走法,我選擇去看看中醫保護為上的來由去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