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標:企金客戶
破壞方式: 一站購足式。除了連貸、信用狀、外匯操作這些傳統企金業務。還提供,整體市場分析,營運分析建議(企管顧問)。甚至於上下游廠商串聯介紹及金流平台(B2B)。
複製難度:難
成本結構:高
以台灣的銀行業務去作:未知的東西,沒人願意當第一個。應該還是外商會先做吧,然後本地銀行會嘗試複製,或挖人。
後記
台灣的企金,跟國外的企金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。就好像我前面寫的『數量級的差異』。
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,而這中小企業的定義是資本額一億台幣以下(假設啦)。
而大陸的中小企業,它的定義是10億美元(大陸IBM的朋友說的)。
這兩者在當地國家都是中小企業,但是因為數量級的不同,可以玩或是說需要玩的資本遊戲就不同。
從這個角度看,台灣的銀行可以提供的資本以及資本遊戲的數量、產品豐富度、彈性及深度,當然就遠遠不及其他國家。
所以啊,外商的朋友,別恥笑台灣的企金啦。就算你面對的只是加州的一家小銀行,他也只是在美國算小銀行,但是放眼全世界應該還是排在很前面吧?更何況,加州是美國的創業基地,需要的彈性跟變化程度,不是台灣這幾十年不變的銀行(商業)環境可以比的。
台灣的企金被他們嗤之以鼻,算是剛好。如果這樣能稍微影響台灣的銀行企金走向,就算是賺到了。
您說對嗎?